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正确选择监测分析方法,是获得准确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选择分析方法应遵循的原则是:灵敏度能满足定量要求;方法成熟、准确;操作简便,易于普及;抗干扰能力好。根据上述原则,为使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各国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对各类水体中的不同污染物质都编制了相应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有以下三个层次,它们相互补充,构成完整的监测分析方法体系。
(一)国家标准分析方法
我国已编制60多项包括采样在内的标准分析方法,这是一些比较经典、准确度较高的方法,是环境污染纠纷法定的仲裁方法,也是用于评价其他分析方法的基准方法。
(二)统一分析方法
有些项目的监测方法尚不够成熟,但这些项目又急需测定,因此经过研究作为统一方法予以推广,在使用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为上升为国家标准方法创造条件。
(三)等效方法
与(一)、(二)类方法的灵敏度、准确度具有可比性的分析方法称为等效方法。这类方法可能采用新的技术,应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先用起来,以推动监测技术的进步。但是,新方法必须经过方法验证和对比实验,证明其与标准方法或统一方法是等效的才能使用。
按照监测方法所依据的原理,水质监测常用的方法有化学法、电化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离子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等。其中,化学法(包括重量法、容量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目前在国内外水质常规监测中还普遍被采用,占各项目测定方法总数的50%以上(见表2-4)。各种方法测定的组分列于表2-5。
表2-4各类分析方法在水质监测中所占比重
表2-5 常用水质监测方法测定项目
**节 水质监测方案的制订
监测方案是一项监测任务的总体构思和设计,制订时必须首先明确监测目的,然后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监测对象、设计监测网点,合理安排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选定采样方法和分析测定技术,提出监测报告要求,制订质量保证程序、措施和方案的实施计划等。关于监测目的、对象及选择监测方法的原则等问题在**节中已介绍,下面按照不同水体介绍其他内容。
苏公网安备 320590020018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