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偏振的应用
荧光偏振应用的领域很多,就先举2个例子吧. 荧光偏振**技术(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Immunassay)——这是一项相对较为成熟的技术。它利用荧光偏振原理,采用竞争结合法机制,常用来监测小分子物质如**、**在样本中的含量。以**检测为例,以荧光素标记的**和含待测**的样本为抗原,与一定量的抗体进行竞争性结合。荧光标记的**在环境中旋转时,偏振荧光的强度与其受激发时分子转动的速度成反比。大分子物质旋转慢,发出的偏振荧光强;小分子物质旋转快,其偏振荧光弱(去偏振现象)。因此,在竞争性结合过程中,样本中待测**越多,与抗体结合的标志抗原就越少,抗原抗体复合物体积越大,旋转速率越慢,从而激发的荧光偏振光度也就越少。当我们知道了已知浓度的标记抗原与荧光偏振光性的关系后就可以测量未知浓度的物质。因此,这项技术可用来检测环境或食品样品中有毒物质如农药的残留量。 此外,临床医学诊断也在广泛采用荧光偏振。除应用上述方法可测定人体体液样本中某一特定物质的含量外,也可直接应用于临床诊断。例如,由Cercek等开发的恶性肿瘤诊断方法中提出,进入**细胞的荧光物质,受胞浆浓度有序性的干扰,其运动方向和速率会发生变化。胞浆粘度高时,荧光物质运动变慢,受偏振光激发产生的激发光与胞浆粘度低时产生的激发光性质不同。通过追踪测定激发的偏振光性质,即可了解**细胞的胞浆流动性、粘度等环境的变化,结合其它辅助诊断方法,可有助于癌症的早期诊断。利用荧光偏振,还可检测病人样本中病毒DNA如HBV、HPV的复制量,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量化指标依据。 SNPs筛选 SNPs是指人类基因组中普遍存在的个体之间相互区别的碱基变化位点,称作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人们普遍认为,SNPs是人类个体之间相互区别的原因,也和多种**发生、变化相联系。长期以来,SNPs位点的快速筛选需要大量的基因分型工作,花费巨大,是工作进展的*大障碍。现在,研究者可以采用荧光偏振为基础的FP-TDI技术(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 template-directed dye-terminator incorporation)进行高通量单核苷酸多态分型,操作简单,投入少。 实验过程中先通过PCR获得含有SNP位点的一条扩增产物,针对这条含有SNP兴趣位点的序列设计一条寡核苷酸探针,在DNA聚合酶和荧光标记的ddNTP存在下,探针单碱基延伸。特定的ddNTP将结合到靶序列的SNP位点,并造成延伸反应的终止。自由的标记有荧光的ddNTP比结合到靶序列的ddNTP体积小,在液体环境中旋转速度快,激发的偏振光的偏振值也小,而后者当ddNTP加到序列上后,有效分子体积变大,受偏振光激发后发出的偏振值高。因此,荧光偏振现象可以应用在鉴别ddNTP的结合位点和基因分型。
沪公网安备 3101180200279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