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孔子在***前站立起来的伟大历史意义


孔子在***前站立起来的伟大历史意义
 
 张卜生
 
         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雕像正对东长安街,孔子雕像双手合于胸前,目视远方,身体左侧佩戴有一把宝剑,整个雕像浑然一体,高山仰止,大气磅礴,展示出一代思想家的千古不灭的灵魂。
          养吾浩然正气也!
         孔子一身正气地站在了历史的前面,久久地凝视着他曾生活过,思考过,教育过的大地!这一举动意义深刻,让人反思,让人沉静,让人期待!
        这样一个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举措,引起了思想家们的兴奋,也触动了一些人的神经,很多人在议论着,中国是不是要推行“帝王思想”了,是不是又要“愚民”了,让老百姓完全俯首帖耳,听命于执政呢?
        还是什么?
        孔子所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正是让人们不要有思想,谁是主子就听命于谁吗?
        难怪人们有所迷惑,今天在社会上形成的主流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呢?!我们的电视剧、电影等主流媒体都在宣传什么样的思想呢?
        不说大家也都知道,“帝王文化”在大行其道,今天大多电影、电视剧的主题思想都是在传播“封建帝王”的思想,这是一种有毒的文化,是毒害我们企业家、公务员、乃至于下一代的文化。
        这一点,在企业文化和商业文化中毒害尤其深,看看我们很多富裕起来的企业家们,有几个不像帝王的,有几个不在效仿帝王,可惜的是,今天已经是人人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时代,时代已经不是封建帝王时期了,因此怎么装帝王,都不象了,给他们一个王的身份,也就只好叫他们“霸王”了!象土匪一样的“山大王”,“此山是我开,此路是我修,要想此路过,留下买命钱”,人们掏了银子,还不见得能够活命,因为,买的是有毒的东西,吃下去后患无穷!
        有毒的奶粉,要的是人的命,有毒的文化,灭的是人的灵魂!
        文以载道,文以明道!
        社会的发展,文化是导向,文化向什么方向导,这一点很重要!
        我们有幸的是,今天在有生之年,终于看到了希望,英明的国家领导集体,正在努力引导人们一个人间的正途!
        我们批孔子也好,拥护孔子也好,孔子已经是“往圣”,他今天不会和任何人过不去,也不会争任何人的位置!
        我们要再一次打倒孔子也没有问题,他老人都不会在意。我们要打倒,就是要打倒他的灵魂,批判他的思想!同样的,我们要弘扬,也要弘扬他的思想和灵魂!
        首先让我们听听批判者的声音:“在***立孔子像,意味着尊孔重儒,把已经被历史发展潮流所冲垮的封建礼教、一系列的糟粕重新拾回来,强加于社会。
        这个声音听起来铿锵有力,仿佛是很有道理,如果从严格的学术上来说,简直是一点历史常识和思想都没有!
        首先孔子是什么时代的人都没有搞清楚,孔子生活的时候,在中国还没有诞生“封建帝王”,他是春秋时期的人物,那个时候,中国还是“奴隶制”时代,因此这个“封建礼教”是谁发明的都还没有搞清楚,就把批判的目标指向孔子,就大有问题了!
        五四运动以来,为什么要“打倒孔家店”?
        因为孔子思想经过了封建帝王的手术以后,市面上的“孔家店”里卖的已经不是孔子的东西了,招牌上写着“肯德基”,里面卖的是“假冒伪劣”产品,要不要查封呢?这个时候,执法者是向伪冒者执法,还是要向“肯德基”执法呢?
        我们不可以只会“抡棒子”“扣帽子”,这已是清明的时代,理智的时代,不是“激动”的时代了!
        “封建思想”不是孔子的思想,是帝王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扣帽子”,把帽子强加在“往圣”的头上!
        孔子所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是帝王们提到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思想!
         孔子当年所力推的,用现代话语来讲就是“公民教育”,叫做“各尽所能”“各负其责”,用更精炼的语言,叫做“职业化教育”!君要象个君的样子,要有君的权力,就必须尽“君”的职责和义务,只有尽了这个义务和责任,才能够称职地做一个“君”,同样的“臣”也要象个臣的样子,父也要象个父的样子,子要象子的样子等等!
        华夏古文化,从伏羲氏开始算起到今天,将近8000年,有一个脉络一直没有断,这就是“化性”的教育。
        什么是“化性”的教育?
        人和动物不同,人有“个性”和“群性”之分。就“个性”而言,又有“本性”和“习性”的不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因为所处的环境和后天的教育,人开始形成不同的习性,因为这些习性,又形成了习气和习惯!四川人喜欢吃辣的,山东人喜欢吃咸的,是因为环境和家庭熏染的。
        如何化掉人们身上的**习气和习惯,就要从化掉人的“习性”来着手!
        从古到今,圣人们的教育都紧紧围绕着这个“化性”、“顺性”来展开的。中国孝道的提倡,正在于“性”的教育,在培养人们的“顺”,“顺势利导”,“顺顺利利”。
        客观是不以人的主观为转移的,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找到事物的客观规律,只有把握了规律,才能够事半功倍地把事情处理好,当把握了规律以后,就要顺应着规律去作为,才可以完成工作。任何事情无论大小,都是这样的!
        因此,古人在教育的初始,就是训练人的“顺”,只有“顺性而为”,“性”是事物的本质和性质,这样才可以“顺顺利利”,这个“顺”不是“顺着某个人”,而是“顺应着规律和规则”!训练的手段,就是通过“孝”来开始的!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一个人的角色是多样性的,不是固化的。在**里,你是工作人员,但下班了以后,你就是个社会角色的担当者,你是个丈夫或者妻子,你还是一个儿子或者女儿,你还是一个朋友,你还是一个父亲或者母亲等等,人要有觉悟,要清醒地知道自己角色的转变,在担当什么角色的时候,及时地把自己转换成那个角色,这样就不会乱!
        每个角色都有一个本性和属性,不进行转换,错位以后,就会形成混乱,就会“逆性”,父不象父,子不象子。看看我们今天,是不是没有各就位,在企业当老总,回到家里,不当儿子,当老总;回到家里,不当丈夫,当老总等等,因此家庭问题,社会问题都出现了,正是因为我们没有重视公民“化性”教育,才产生了这一系列的问题!
        公民教育,就是“化性”“顺性”的教育,人本来就是个人,就应该象个人的样子。古圣先贤,首先要抓的就是这个教育,孔子是这个教育的继承者,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
         孔子的社会教育,倡导人们共同建立一个“大同社会”,这个“大同社会”就是我们的“**主义”理想社会,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过着安逸愉悦的生活!
        我们今天的领导集体所倡导的社会建设,紧紧围绕着这个中心在展开,不是要恢复到人吃人的时代,首先是解决温饱问题,其次,今天已经到了让人们快乐安逸地生活着,共同享受国家成果的时期!因此,十二五社会发展的转型,首先是文化的转型,是向民生方面和环境经济方向的转型,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人民生活的综合水平,才能够真实地提高人民的快乐指数和幸福指数!
        孔子之教,哪里是一小部分人认为的“封建帝王”之教呢?!
        之所以有这样的思想认识,这也证明了一点,封建帝制推翻到今天,已经100年了,但是残留在人们思想意识之中的“封建思想”的残余,还远远没有得到清理,国家教育,公民教育任重而道远!
        封建思想是导致贪污腐败,自私自利的思想,穷奢极欲,只顾物质享受,不尽公民责任和义务的根源所在,应该彻底的进行治理和整顿!
        孔子一生所倡导的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是不是一种空想主义和理想主义呢?
很多人都认为,这个社会是永远不会到来的,只是可以想想而已!
        事实不是这样的,在我们中华文明史上,这个社会是真实的社会,是有样板的!
        孔子、老子、庄子、孟子等伟大的思想家们,在春秋战国时期,所积极倡导的就是建立这样的一个人人平等、公正正义的社会!
        这就是他们反复提到的“尧舜禹”时期的社会,在历史上称之为“三皇五帝”时代,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他所提倡的社会,就是跨越奴隶制时代,让人们回归“三皇五帝”的“圣王时代”,庄子称之为“内圣外王”的时代,是公平合理的,人们安享天伦之乐的时代,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原始**主义”的时代!
        这是一个真实的时代,不是一个虚拟时代,之前因为历史文献的缺乏,对那个时代的研究工作极为艰难,现在借助于考古和网络,对那个时代,我们越来越看清了他的面貌,这为我们新时期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可借鉴的历史资料!
         “圣王时代”是人人当家做主,人人是圣王,每个人在自己岗位上都各尽其责,在道德修养,职业道德上都达到内圣的高度,自由、民主、平等的时代,是“天行健,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时代,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一段历史!
        


》张卜生音影作品《中华真智慧之一智慧揭秘》 

》 更多相关“张卜生先生” 

“张卜生先生”的作品文摘  

“张卜生先生”文集《智慧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