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L17的检测原理?
答:水体中可利用的余氯(次氯酸和次氯酸根)在pH值介于6.3-6.6时会将DPD指示剂氧化成紫红色化合物。显色的深浅与样品中余氯含量成正比。针对余氯的缓冲溶液可维持适当的pH值。
可利用的总氯(可利用的余氯与化合后的氯胺之和)可通过在反应中投加碘化钾来确定。样品中的氯胺将碘化物氧化成碘,并与可利用的余氯共同将DPD指示剂氧化,氧化物在pH值为5.1时呈紫红色。
一种含碘化钾的缓冲液可维持反应的pH值。该化学反应完成后,在510nm的波长照射下,测量样品的吸光率,再与未加任何试剂的样品的吸光率比较,由此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氯浓度。
2. CL17的操作原理
答:该分析仪每隔2.5分钟从样品中采集一部分液体进行分析。所采集的部分引入仪器内部的比色皿中,进行空白吸光度的测量。样品在进行空白吸光度测量时可以对任何干扰或样品原色进行补偿,并提供一个自动零参考点。试剂在该参考点处加入并逐渐呈现紫红色,随即仪器会对其进行测量并与零参考点进行比较。
3. CL17分析仪器的维护
答:
更换试剂 -每月
更换泵的软管 - 3至6个月
更换分析仪软管 -每年
清洁比色池 -每月
样品处理过滤器 -每月检查一次
4. 测量周期2.5分钟,是否能改变?
答:不可以。
5. 随机带的两小瓶是什么?
答:203832是19.2N的硫酸,是清洗比色池用的。181133是0.25N的ferrous ammonium sulfate,是校零用的。
6. 有没有方法校正CL17?
答:除了校零,CL17不能校正。因为没有相应的标准。
7. 为什么有的试剂在混合有的是红色的,有的是无色的?
答:INDICATOR试剂在混合后,成为红色或无色都是正常的,并不影响正常使用。如果你混合后发现变成浑褐色,则说明你将粉末错误加入了BUFFUR中。
8. 为什么我们的测量值为0,或很小有时又很大(>2mg/L)的读值?
答:
1)首先要确保安装方法的正确,见手册。特别要注意其中的溢流管要高于仪器顶端0.6~1米之间,以保持正确的压力。
2)流量调到270~300ml/min,大家要注意手册上所说的200~500ml/min不够准确。
3)软管老化。
4)蠕动泵黄色压块已磨损。
5)蠕动泵锁紧螺丝没有拧紧。
6)余氯含量过高。用POCKET法,当发现溶液先变红,再变无色,则说明余氯含量超标。
7)搅拌子不转。
9. 关于更换管道
答:工厂要求:3-6个月;
实际情况:要看实际环境情况;如不是气候过冷、太热、过湿,可以适当延长更换周期。
10. 仪器一切都没有问题,测量值还为0,或很小的读值?
答:这个问题通常会发生在冬季测余氯时。现在的解释是温度太低所引起。我的建议是:现在有一种叫伴热带的加热元器件,在买的时候只需告之相应多少度的伴热带就行。例如,购买40度的伴热带,当将伴热带加热到40度后,其电阻会变得非常大,从而起到控温作用。
若仪器周围安装有大电机,那么由于强磁场的存在,将导致CL17的搅拌子不能转动,使试剂混合不充分,显色不完全,测量值偏低。
有些用户的水体中氨氮浓度比较高,这时尽管向水体中加入了很多氯气,但是氯气和水中氨氮结合生成了氯氨,这样测余氯的值仍是比估计的要小,在这种情况下不妨改测总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