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热点关注】头个供应链国策,要解决哪些问题

 2017年10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下简称《意见》),这是我国**发布的关于供应链建设和发展的政策指导意见,也是**次将供应链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作为促进产业组织方式,商业模式变革和政府治理方式**,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显然,这一方向的提出,无疑对整个产业和企业的变革发展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也需要我们深刻地理解《意见》提出的理论背景,供应链发展能够解决的问题以及供应链变革发展的核心要素。


如何理解供应链作为国家战略的内涵?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供应链原是一个微观层面的管理概念,是指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其核心在于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四流合一的管理体系。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供应链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企业微观层面的管理性活动,也不仅仅是简单的网链结构,而是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方式。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演变,主要在于:

**社会分工的发展使然。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下,强调的是企业内部的职能化分工,企业之间、产业之间是一种纯粹的市场性关系,为了形成各自的市场地位和优势,相互之间会因为获取核心资源和能力产生博弈关系,其结果商业市场变成了竞技场,而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整合上下游的资源和行为,纵向一体化成为很多企业的选择,但是这一模式产生的结果是专用性资产投资较高,同时因为退出壁垒产生较大风险,而且大量的独立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不能够有效介入到整个产业的有机运行过程中,形成不了合力。因此,现代经济的发展需要实现合理、有效,同时又是协调、有机的产业分工,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实现专业化分工,形成独特、差异化的核心能力和优势,而且相互之间能够形成协调、协同,形成1+1>2的效应。这一目标的实现,就需要运用新型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模式整合不同类型的资源、协调不同的产业活动、联通差别化的产业主体,实现产业的横向价值链、纵向价值链以及跨产业的斜向价值链,这正是当今供应链从微观管理上升到产业层面的推动因素。

**信息技术进步的推动。供应链的演进和发展还与信息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在以往的经济状况下,要想实现四流合一,组织与组织之间产生协调,较为困难,这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就容易产生机会主义,更不用说企业业务之间的协同。从客观上讲,今天的产业活动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广泛,商业活动也越来越国际化、全球化,而因由空间、时间上的差异,协调合作往往难以实现。然而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传递“零时差”、“***”、“零成本”,供应链的协同范围可以覆盖整个产品价值链,组织形态也更加扁平,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大大降低,这就为整个产业合理组织和管理奠定了基础,在技术的推动下,就能够实现供应链所要求的“产业组织网络的有机化”、“产业价值网络的有机化”、“产业物流网络的有机化”以及“产业资金网络的有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