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应用于脑肿瘤**的临床效果
马 敏(十堰市郧阳区人民医院,湖北 十堰 442599)
摘要:探讨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脑肿瘤的临床疗效。 整取抽样 2015 年 1 月~2016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脑肿瘤患者 86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 组,对照组 43 例,行开颅肿瘤切除术,观察组 43 例,行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CS)对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对患者生活自 理能力进行评定,随访 1 年,比较两组存活率及复发率。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后 CCS 评分明显降低,ADL 评分明显升高,且存活率高,复发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脑肿瘤患者采取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的效果较好,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脑肿瘤;立体定向;微创手术
中图分类号:R739.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174(2017)21-4070-01
脑肿瘤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发病率较高,占全身肿瘤的 5.0%~6.0%。 由于肿瘤部位的特殊性,极可能会出现神经功能失常、癫痫、颅内高压等症状,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 临床**脑肿瘤的方法较多,如****、放化疗、手术切除等。 随着微创理念的不断深入,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已广泛用于脑肿瘤****中,效果较好。 故我院对 2015 年 1 月~2016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 43 例脑肿瘤患者采取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象为 86 例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 2 组,对照组 43 例,男 26 例,女 17 例,年龄 30~65(54.6±2.3)岁。 观察组 43 例,男 25 例,女 18 例,年龄 31~65(54.9±2.4)岁。 2 组性别、年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入组标准[1]:临床症状、颅脑 CT 及 MR 检查确诊,病变部位主要位于基底节、额叶、小脑等;均具备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或开颅手术指征;入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不全者;存在海绵状血管瘤、颅内动脉瘤者;合并其他恶性肿 瘤者。
1.2 方法 对照组:行开颅切除术,切除肿瘤及周围病变组织,此期间尽可能保护周围正常的神经组织,病变切除后,及时送病理检查。 观察组:行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选择DB049 型脑立体定位仪(北京智鼠多宝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行 头颅 CT 扫描,确定手术靶点区域,局麻后,于手术靶点安装定向仪及导向系统,在导向针辅助下,确定手术开颅位置,在 显微镜下,以“十字”剪开硬膜,切除病灶组织,并进行止血处理,*后缝合硬膜及头皮。
1.3观察指标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CS)[2]对患者**前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总分为 45 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3]对患者**前后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总分为 100 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高。 随访 1 年,统计两组存活率及复发率。
1.4统计学处理 准确统计所获得数据,选取 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完成组间临床指标的比较,以(x±s)表示,计数资料经 χ2 检验,完成组间并发症及复发率的比较,以 n(%)表示, 设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结果
两组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后CCS 评分较**前有所降低,ADL 评分有所升高(P<0.05); 但观察组**后 CCS 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ADL 评分上升更为明显(P<0.05)。 见表 1。
2.2 两组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 2。
3讨论
脑肿瘤的发病诱因较多,如化学因素、物理因素、遗传因素等。 脑肿瘤的发生与**的生活及饮食习惯密不可分,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其已成为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之一。 故早期诊断与**,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
外科手术是现阶段临床**脑肿瘤的主要手段,常规开颅手术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其症状,但创伤大,术后易残留病灶,使其复发率较高,疗效较局限。 而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是近年来临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技术,通过计算机扫描影像技术和立体定向技术相结合,能更清晰颅内病变部位, 同时能直观显示脑内组织结构与病灶的关系,可合理选择手术开颅位置,进而减轻手术操作对脑组织神经损伤,预后较好。同时,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的应用,既能对颅内病变进行诊断,同时在显微镜直视下,能快速、完成手术操作,充分体现了诊断性和**性两大特点。 该手术适应症范围广,无论是脑皮层下的小病灶切除,还是脑深部及重要功能区域的病灶切除,采用该手术均可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减轻对病变周围组织的损伤,同时对脑神经可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马如钧[4]前瞻性研究表明,对脑肿瘤患者采取立体定向靶向微 创手术**后,其神经功能症状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经随访 1 年,其存活率高达 87.10%,且复发率较低。本研究显示,经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症状较**前明显改善,生理自理能力明显提高,均优于常规开颅切除术,且术后存活率高,复发率低,与成友军[5]报道结果相似。 由此说明,在脑肿瘤**中,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的临床效果较开颅切除术更有优势,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存活率高、复发率低等优点,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改善患者预后。
EMR **扁平型胃肠道息肉的临床疗效
邓淦林,陈丽芬,朱淑军,刘鑫杰,邓少琦(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 东莞 523900)
摘要:比较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电凝切除术**扁平型胃肠道息肉的效果差异。 选取 80 例扁平型胃肠道息肉患者进行随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接受内镜下电凝切除术;观察组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血清中炎症相关分子水平、红细胞**功能。术后观察组血清中 IL-6、IL-8、IL- 12、IL-1β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术后观察组外周血中 C3bRR、ICRRR、CD58、CD59 和 LFA-3 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扁平型胃肠道息肉术后红细胞**功能更佳,炎症反应较弱,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下电凝切除术;扁平型胃肠道息肉;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35.2,R73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174(2017)21-4071-02
胃肠道息肉是消化系统的多发病和常见病,作为一种癌前**,胃肠道息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胃肠道息肉的检出率也不断增加[1]。随着人们对**的认识越来越明确,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手术切除息肉。 胃肠道息肉分为隆起型、带蒂型和扁平型三类[2]。 隆起型和带蒂型息肉的手术方式可选择内镜下电凝切除法,而对于扁平型息肉因不易掌握切除深度,效果常不理想[3],本研究重点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内镜下电凝切除术**扁平型胃肠道息肉的效果差异,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 2014 年 6 月~2017 年 7 月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 80 例扁平型胃肠道息肉患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 观察组男 19 例,女 21 例,年龄 27~58(平均 35.6)岁;对照组男 23 例,女 17 例,年龄 28~60(平均 27.2)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本次研究均经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1 方法 对照组麻醉后做常规肠镜检查,待确定息肉位置后,在距息肉 2mm 处采取高频电圈套法切除,用活检钳夹除。观察组麻醉后做常规肠镜检查,待确定息肉位置后,在息肉基底部注射肾上腺素、靛胭脂和氯化钠混合液,使扁平息肉黏膜层与黏膜肌层分离,再利用电凝切除,活检钳取出。 术后两组行相同常规护理:术后住院观察 3~5d,禁食 24~48h, 给予半流食 2~3d,保证大便通畅,观察是否有便血、呕血、**、发热等症状,如怀疑腹腔穿孔或局部腹膜炎时,禁食,静脉注射*****。 出院后进行定期回访。
1.2 观察指标 术后采外周血,分别测定白细胞介素水平和红细胞**功能指标, 包括 C3b 受体花环率(C3bRR)、**复合物花环率 (ICRRR)、CD58、CD59 和 LFA-3 炎症反应指标包括 IL-6、IL-8、IL-12、IL-1β 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 SPSS 18.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 表示,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用 χ2 检验,P<0.05 差异具有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