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司新闻 >

公司新闻

造船业现破产潮 新订单大幅下降

【财新网】(记者 包志明)在去年的一波订单小阳春结束后,中国造船业迎来更为凛冽的寒风。据财新记者统计,随着近期浙江知名造船企业正和造船向法院提出重整申请,半年来破产的主流造船企业已经达到了5家。

  去年12月,被誉为南通地区技术实力*强的造船企业明德重工被其债权人舜天船舶提请破产重整;今年3月,泰州*大的民营造船企业东方重工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同月,中国*大的外资造船企业STX(大连)造船被法院裁定破产清算,债务规模240亿元;4月,温州*大造船企业庄吉船业宣布破产重整。5月,正和造船向法院提出重整申请。

  除了这些破产的主流船厂外,A股上市的江苏舜天船舶股份有限公司(002608.SZ,舜天船舶)、韩通重工、太平洋造船、欧华造船等知名造船企业也曝出财务困境。5月15日,舜天船舶发布公告称,其逾期银行贷款已达4.22亿元。此前几日,舜天船舶合计6.9亿元的资产被江苏银行与南京银行申请保全,其在中国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的账户被查封冻结。

  如此多的主流船厂或破产或处破产边缘在中国造船业历史上也是**次,折射出当下中国造船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式。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 1-4月份,国内规模以上船企承接新船订单66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78.1%。4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399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6.8%,比2014年底下降6.3%。而知名船舶经纪商克拉克森的统计则更为严峻,根据克拉克森的数据, 1-4月,中国船厂接单量为174万CGT(修正总吨),同比下降了80.4%,其中4月份,中国船厂接单量为32.2万CGT,环比下降了34%,同比下降了82%。克拉克森表示,自去年6月份以来,中国船厂已近12个月出现订单下滑的趋势。法国船舶经纪商Barry Rogliano Salles(BRS)近日则发布了题为“失去动力的造船业”的报告,对2015年造船业的前景展望持悲观态度。BRS认为,2015年新船订单量或将降至2014年的一半左右,新船造价也将随之下滑。

  财新记者在去年年中的调查中发现,能真正从去年那波订单回升中受益并恢复正常生产的只是国有造船企业和少数规模大技术强的民营造船企业,大多数中型甚至中大型民营造船企业依然处境艰难,甚至关门歇业。昔日热火朝天的施工场地只留下一个个生锈的分段部件孤零零地摆放在船台边。

  一位民营造船企业负责人向财新记者表示:“许多造船企业为了维持开工和人员的稳定,微利、无利甚至是亏损地接单造船。就算如此,船企也要面对苛刻的付款条件,需要垫付大量资金造船,如果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订单能否生效、生效后工期能否保证,都是未知数。”

  “当下许多船厂现金流断裂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成本上升过快以及垫资造船,导致船厂亏损面变大,无力支付后续工人工资及购买材料设备;二是船厂接单价格过低,有些船厂利用订单来获得预付款,以支持之前船舶的建造,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运作方式只要某个环节出现问题,立刻就会导致资金链断裂;三是本身生产管理混乱,各个工序的工人临时拼凑,无固定框架工作习惯,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无法按时交船。” 艾斯盟船舶亚洲有限公司一位**船舶经纪人说。

  上海船舶研究院**工程师叶四海指出,船厂每天都要支付很高的固定成本,比如人员工资、设备折旧等,为了弥补固定支出,大多数船厂都在低价甚至亏本接单,以保证船厂正常运转与人员稳定。但这需要船厂仔细测算成本及未来走势,并加强生产控制,否则一旦无法按时交船,不仅之前船东支付的预付款要退回去,船厂还要面临船东巨额索赔,资金链很快就会断裂。

  “其实许多现在破产的船厂出现的问题,在目前频繁接单的船厂身上同样存在,这就要看船厂如何运作与平衡。如果处理不当,昔日的明星船厂也会很快陷入破产境地。”叶四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