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部属于亚洲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影响,在区域间、季节间和多年间分布很不均衡,因此旱灾发生的时期和程度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点。西北大部分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常年受旱。吉林省就是国内旱灾频发省份之一,素有十年九旱之说。近年来已发展成十年十旱,并且由春旱发展为春夏连旱,同时伴有伏旱、秋旱发生,旱灾造成了粮食的大量减产,严重阻碍了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省土壤墒情监测工作现状 为使政府正确、科学指挥全省的抗旱工作,经省水利厅批准,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从2001年开始,在全省开展了土壤墒情监测和信息服务工作,具体工作由吉林省水文实验研究所承担。 十年来,有效开展了墒情监测站网的规划、建设、运行管理、技术指导、墒情信息的收集与分析、预测预报等技术服务工作。现有26 处人工监测站、52 处监测点。按照国家防总要求,还建成了从省到国家防总的墒情信息传输专线,使得吉林省的墒情信息直接进入国家水文数据库。监测技术采用人工监测。 十年来,共编发墒情专报(吉林省中西部土壤墒情动态分析专报)200多期,分别发至省委、省政府、省**、省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松辽委、省水利厅、省农委等相关部门和领导,为抗 旱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墒情信息和技术服务,创造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开展土壤墒情监测工作的体制机制已经建立,工作已**展开,可是,还有诸多问题没有解决,严重影响了此项工的正常开展,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体制机制尚不理顺; 2.监测经费没有明确的投资渠道; 3.站网密度过稀、监测手段落后:由于一直没有经费支持,监测站一直得不到补充和完善,还是10年前的26个站、52个监测点,站网密度为435万公顷/站,远远达不到规范规定的上限9万公顷/站的要求。目前采用的监测手段还是传统的烘干法,费时、费力、时效性差。先进的监测方法和监测设备GPRS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等得不到应用。规范规定土壤墒情要常年监测(稳定封冻期除外),由于没有经费而无法坚持。 想要解决资金问题,必须先职责明确了,投资对象也就有针对性了。应将此项资金列入部门预算,重大维修或大量土壤墒情监测系统等设备更新经费单独申请,才能使此项工作得以正常开展。 专家可以预测,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吉林省干旱灾害的程度及造成的损失将会越来越大。土壤墒情监测和信息服务工作不仅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常年性、常规性工作,而且将会越来越体现出其在抗旱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展好此项工作,必将对保障粮食**、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