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笔环肽是*早发现的环状肽之一。它是从Amanita phalloides中分离出来的,并于1937年由Feodor Lynen和Ulrich Wieland结晶。它的结构不同寻常,因为它包含一个半胱氨酸-色氨酸键,形成一个双环七肽。这种连接以前没有被表征过,这使得鬼笔环肽的结构阐明变得更加困难。他们使用紫外光谱法确定了硫原子的存在,并发现该环结构的波长稍有偏移。雷尼镍实验证实了色氨酸环中存在硫。研究人员发现脱硫的鬼笔环肽仍然是圆形的,这表明鬼笔环肽的结构通常是双环的。线性化后,Wieland和Schön于1955年通过“ Edman降解”阐明了脱硫鬼笔环肽的氨基酸序列。
鬼笔环肽 (phalloidin) 是一种双环七肽**,它能选择性的与动植物体内的纤维状的肌动蛋白 (F-actin) 结合,这种特殊的选择性使之成为研究细胞内肌动蛋白微丝 (F-actin) 的有力工具。在光学显微镜下, 荧光标记过的鬼笔环肽 (phalloidin-dye conjugate) 可以清晰地显示出细胞内微丝的形态和分布,广泛被应用于生物医学的研究当中。常用来标记鬼笔环肽的荧光染料包括以下几种:FITC, Rhodamine, TRITC or similar dyes, such as Alexa Fluor® 488 or iFluor 488.
由于鬼笔环肽无法穿越细胞膜,所以不能直接应用于活细胞的染色;鬼笔环肽实验所用的样品在染色前需要固定,例如可以用甲醛固定和透化细胞或组织切片,此外标记过的鬼笔环肽也可染色去石蜡后的石蜡包埋的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