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体制改革初期曾经提出“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主辅分离、输配分开”四大改革目标。从改革实践来看,电力体制改革重点是解决了“厂网分开”,也就是五大发电集团成功与电网企业分离,电网自身也分为南方电网与国家电网公司。至于竞价上网只做了部分尝试,目前在整个输电容量中,电力体制改革应从产业链企业定位入手所占比重相对比较低;输配分开也还处在理论探讨阶段,并没有实质性分开;至于主辅分离,对于电力建设与工程进行了有效分离,但是对于电力设备、电力物资还在探索改革方向。曾经的许继电气、平高电气被国家电网控股,也曾受到行业内外的普遍关注,部分专家甚至认为是国家电网进一步强化了垄断,不利于电力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总之,电力体制改革目标与当初设计存在一定的差距。
处于电力体制改革核心的电网企业,其内部体制也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自2001年开始,我国仪器仪表产品进出口一直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干式试验变压器仅在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下降,经过2010年和2011年迅速和短暂的恢复后,近两年又逐渐陷入低迷。
一方面在主辅分离、主多分开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把电力工程、电力物资、灯光工程等辅业与电网企业有效分离,另一方面对于电力职工持股的多经企业进行了股权处置,成立了集体企业,从而解决了职工依托多经企业利益分配问题,让多经企业大胆进行市场化的改革。
尽管电力体制改革已经在路上,但是到目前为止,电力体制改革并没有遵循原来设想的市场化道路大步推进。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下面一些基本障碍没有明确。只有克服这些障碍才能有效推进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化:
首先,电力体制改革必须对于电力产业链企业分类别进行合理定位。从电力产业链的企业组成来看,目前改革的重点在于煤炭企业、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电力建设企业与电力设备制造企业。电力体制改革必然牵涉到这些企业的市场化与利益,这就需要对这些企业进行合理定位。 上海端懿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WWW.DL021.COM